第39章 第39 章_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笔趣阁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 第39章 第39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第39 章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历来翰林院都被众人称之为“储相”之所,这话还真不是虚的,如今内阁中的首辅秋伯贤秋大人和徐次辅当年可都是在翰林院任过职的。

  也因这样的原因,周耀祖才在这里一待就是六年。

  不是没有调动的机会,好几次有外放的名额,可周耀祖都想法子避开了,他可不想去那些穷乡僻壤当个小知县,辛辛苦苦地熬十几年也不见有个出头之日。

  按理来说以他现在的资历,去地方上任个知府倒也是可行的,可惜这样的肥缺又轮不上他。

  如今好不容易有次升迁的机会,居然又被别人给顶了去。

  想到今早汪成山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周耀祖心中就郁闷,这明明已经定下来的事,为何还会有更改呢。

  越想心里越烦躁。

  不行,他得去一趟岳家,自己岳父和那吏部侍郎顾大人可是同年,想必定是清楚事情原委的。

  是以,下了值,周耀祖就匆匆赶去了广福街。

  陈友忠也才到家,见二女婿急忙忙地过来,心里便猜到他是为了何事。

  翁婿两人去了书房,周耀祖便迫不及待地说起了今日的事来。

  “那汪成山可比小婿迟了三年入的翰林院,按资历怎么也轮不到他坐上那个位置吧?”

  陈友忠喝了口茶,心下叹气,自己这女婿还是阅历浅了,怕是在翰林院待得久了,把官场上的这些尔虞我诈都忘光了。

  放下手里的杯子,陈友忠语重心长地对周耀祖说道:“这官员升迁调动什么时候全照规矩来了?”

  周耀祖听后先是一愣,随即若有所思地问道:“岳父的意思,是说那汪成山暗中使了银子?”

  “使没使银子不知道,不过我听说顾泽最近刚得了个妙人儿,正上心着呢。”

  见女婿一副困惑不解的样子,陈友忠接着说道:“那女子可是扬州来的,最起码这个数。”他朝周耀祖竖了一根手指。

  周耀祖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眼,一千两!

  见女婿听明白了,陈友忠点点头继续说道:“你说,那顾泽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他能不让人家称心吗?”

  再说这翰林院侍讲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位置,就算有个变动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他女婿不明白这些门道,吃亏是必然的。

  周耀祖当然知道岳父的言下之意,他又不是傻子,这跑官打点的事他当然都懂,可他也为难啊。

  自己每月薪俸十五两,算上衣赐、茶汤费什么的,一年三百两都不到,至于那冰敬炭敬什么的,他一个翰林院修撰,手中又无实权,这种孝敬自是少之又少的。

  且这每月的俸禄他一领来就交由陈氏收着,哪知收进去容易掏出来难,银子到了陈氏手里后,她都能给你捏出水来。

  有时候周耀祖也想不通,不都说官家千金都有大家风范,且浮云富贵的吗,怎么他家这个却扣扣搜搜小里小气的呢。

  想到家里那堆编了码的油灯,周耀祖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岳父,心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官宦人家才能养出如此惜财的闺女啊。

  陈友忠哪里知道他的几句话竟让二女婿疑惑起他的家教来了。

  王氏知道大孙儿下值回家了,赶紧吩咐下人快去把晚饭都端上来,今儿个可是耀祖发升迁文书的日子,他们可得好好庆贺一下。

  周青云夫妻两个更是喜的合不拢嘴,儿子官做得越大,他们做父母的自然越脸上有光了。

  哪知等饭菜都上了桌,左等右等也不见大孙子过来,王氏忙喊乔氏过去瞧瞧,到底是什么事给耽搁了。

  乔氏兴冲冲地去垂头丧气地回来,周耀祖夫妻也闷闷不乐的跟在后头。

  周青云不解,忙问这是怎么了,周耀祖烦闷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大家才知道原来这煮熟的鸭子飞了,那升迁的文书发给了旁人。

  这下屋里众人都庆贺不起来了。

  几个小的适应不了饭桌上愁云惨淡的气氛,胡乱扒了几口饭就都回房间去了。

  周玉英和妹妹一起去了自己的房间,到了京城后,她们两姐妹和大房的玉梅一起住在西跨院里。

  想起刚刚饭桌上陈氏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周玉英觉得心里痛快极了,最好大堂哥这辈子都升不了官,看她还有什么可威风的。

  玉芬跟着点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谁让大嫂老爱跟她们娘别苗头来着,还小气吧啦的,有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房里搬,上次就为了块红绸,居然跑到奶那里去说嘴,害得她挨了骂。

  哼!活该。

  上房里,周耀祖把岳父和他说的那些内情也和众人说了说。

  王氏听后气愤不已,他们家期盼已久的好事没想到就这样被人夺走了。

  “那吏部的什么顾大人也太不讲理了,那位置明明就是咱们耀儿的,怎么可以又给别人了呢。”王氏愤愤不平。

  “他得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帮着人家了,”周青云气闷地说道:“如今想升官不去打点哪行,唉,说到底,还是咱们大意了,都以为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谁知道还会出现变数啊。”

  “就是知道了也没用啊,咱们总不可能也拿出一千两银子给人家买个小妾吧?”乔氏愤愤地说道。

  听了这话,周青水夫妻两个相互对望了一眼,家里的钱可是大家的,总不可能都花到大房身上吧,真要是这样,他们可不依。

  王氏当然不可能会这么做,家里刚花了这么多银子买庄子,如今她手里剩下的这些银钱,还要留着应付家中的各种开销呢。

  再说她还要给宝珠留下置办嫁妆的银两呢。

  “要我说侄媳妇不是还收着嫁妆铺子的租金吗,可以先拿出来给侄子周转一下啊!”高氏笑着对陈氏说道。

  这下屋里众人都看向陈氏,自家相公的仕途,做妻子的拿出银子来帮衬一下不是应该的吗。

  见大伙儿都朝自己看,陈氏有些坐不住了,心里恨不得把高氏骂上千万遍,她的嫁妆银子凭啥要拿出来。

  陈氏刚想开口辨上几句,可脑袋中突然有念头闪过,想到婆婆前些天和她说的话,当下便有了主意。

  只见她慢条斯理地说道:“三婶说得好像我舍不得拿出银子替相公分忧似的,我和相公本是一体的,相公好了我才会好,为了相公的仕途,这点嫁妆银子我自然是舍得的。”

  陈氏看了看眼前众人,继续说道:“只是这花钱买来的人儿到底和咱隔着山呢,进了旁人的门就更和咱们不相干了,如若日后再有事求上门去,人家只怕连咱们是谁都懒得记了呢,到时候总不可能再花个一千两银子另买个小妾送上门吧。”

  说罢,陈氏叹了口气:“只可惜我没有姑姨表妹,不然,那可是吏部侍郎,就算当个小妾,那也比嫁给小门小户当正妻的强。”

  乔氏听了直皱眉,她大闺女虽嫁给了读书人,可大女婿只是一般的书香之家。

  二闺女前不久也定了亲,说的是耀祖同僚的侄子,也是普通的书香门第,如今想起来,这两个人家可不就是陈氏嘴里的小门小户吗。

  乔氏满脸地不高兴,正想开口说上几句,一旁的周青云见了忙朝她使了个眼色,乔氏就立马不作声了。

  高氏却是听进去了,她可是秀才的女儿,这点听话听音的本事还是有的,那陈氏的意思不就是说给人当小妾好吗,这是想哄骗着把家里人送去给老头当小妾,好给她相公铺路呢。

  至于想忽悠了谁去,这不是明摆着吗,大嫂两个闺女,玉兰早几年就嫁了人,玉梅前不久也定了亲,如今家里就她两个闺女还没有说婆家。

  她以为耀祖媳妇只是小气吧啦了点,没想倒还是个心毒的,那吏部侍郎和公爹差不多的年纪,给这种土埋脖子的老头做妾,侄媳妇居然还说挺好的。

  呸!烂心肝的。

  想到这里,高氏便开了口:“谁觉得给老头当小妾好,谁就去,可不要把主意打到旁人身上。”

  周青水听了,忙上前止住了高氏的话头,媳妇怎么这么没脑筋,这事怎么样也轮不到他家两个闺女,也不想想,如今他可是在国子监教书呢,让他的闺女给人当小妾去,那他还要不要脸了。

  所以侄媳妇说的肯定不是他们的闺女。

  经相公这么一提醒,高氏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急糊涂了。

  那侄媳妇刚刚那番话说得是谁呢,高氏想了又想,忽然脑海里出现了二房几个闺女的身影来,对啊,她怎么没想到呢。

  想到这里,高氏心下就活络了起来。

  二房可是有五个闺女呢,这样不只是大侄子,就是他相公怕也是能得到好处的吧,还有她的儿子,高氏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陈氏见她这副样子,便知道高氏定是想进去了,她撇了撇嘴,心里暗暗骂道,也不看看自己两个闺女长啥样,当人家吏部侍郎都不挑的吗。

  前几天她听婆婆说过那二房几个丫头长得都不错,所以今天她才会有这么一说。

  再说她这也算做好事了,不管怎么样,都比待在那鸟不拉屎的乡下强。

  都心里有数之后,大家齐齐看向王氏,想听听她是个什么想法。

  王氏自然是没意见的,其实她心里的想法和陈氏差不多,到富贵人家做妾可比在乡下好多了,再说凭老二这副德行,大丫想嫁个有钱人家根本就不可能,她这样做也算是替大丫着想了。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她便直截了当地说道:“那就把大丫给接过来吧,这孩子过了年也十四了,马上就到了说亲的年纪,在那乡下能找得到什么好夫婿,还是来这边我才能放心些。再说那老二又是个不靠谱的,我这个当奶的总要替她费费心。”

  乔氏点头:“还是娘想得周到,虽说咱和二弟分了家,可还都为他操着心呢。”

  “就接大丫吗?要不咱把二丫也接过来吧,那孩子如今也有十二了呢。”高氏忙提醒了一句。

  王氏想想也是,就一起接过来吧,省得以后再特地跑一趟,她对周青云和乔氏两人说道:“那你俩就回村一趟,去把大丫和二丫接过来,要是老二问起,你就说我这个当奶的要接她俩过来养着,日后预备给她们在京城相看人家了。”

  王氏心想,有这样的好事,老二定是求之不得的。

  “那这事要不要跟爹说一下?”周青云问道。

  虽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想着暂时还是不要说得好,免得节外生枝。

  周富贵这段时间都在新买的田庄上,那一百八十亩地原先是佃给附近村民种的,如今田地易主,自然要和佃农重新再签契约。

  王氏也是这么想的,她摆了摆手说道:“这有啥好说的,你爹这几天正忙着呢,再说我接孙女过来照顾你爹定是乐意的。”

  再说自己这也算是替二儿子考虑了,老二又没个儿子,大丫二丫嫁得好的话,他也能跟着享清福不是。

  想到上次老头说要接老二一家来京城的事,王氏说道:“要不你俩明天就动身,如今官道好走,最多四五天就能到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12-1621:11:41~2021-12-1723:08: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瞄了一眼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1792704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4.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4.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